当前位置:首页
> 资讯中心 > 交通要闻

春运40天,盐城安全发送旅客250.85万人次!

发布日期:2023-02-17 17:28 [ ] 浏览次数:

2023年春运(1月7日-2月15日)期间,全市共发送旅客250.85万人次,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7.12%,与2019年同期相比减少56.23%。其中:公路发送旅客143.09万人次,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0.83%,与2019年同期相比减少36.88%;铁路发送旅客93.32万人次,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25.08%,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68.26%;民航运输旅客14.44万人次,与2022年同期相比减少18.17%,与2019年同期相比减少61.94%。

从客流构成来看,今年受高校避峰放假、分批开学影响,学生客流对春运影响较往年降低。春运客流以务工流和探亲流为主体,并呈现出潮汐性特征。从客流走势来看,节后出行相对集中。节前客流主要集中在1月18日至1月20日,最高峰出现在1月20日(大年二十九),达到6.07万人次;节后客流主要集中在1月26日至2月1日,以及2月10日至12日,最高峰分别出现在1月27日(大年初六)9.39万人次、2月11日(大年二十一)7.63万人次。最低峰出现在1月22日(大年初一)达2.88万人次。

今年春运正值“乙类乙管”实施,全市客运总量结构持续变化调整,呈现以下三个特点。

一是道路客运稳中有升,依然是春节客运的主要方式,占全市客运总量比重57.04%,但班线客运下降明显。因高铁、民航快速发展,群众出行更为便捷,加之私家车快速普及,致使中长途道路客运量大幅萎缩,农村客运已成为春运期间道路客流主体。

二是铁路客流较2022年增幅明显,保持在中长途运输中的优势,为缓解春运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,占全市客运总量比重37.2%,较2019年相比提高近30个百分点。铁路客流在节前、节后呈现高峰强于预期、客流恢复势头强劲等特点,铁路已成为我市居民中长途出行的主要方式。

三是在受前期疫情防控政策影响,盐城南洋机场共安全保障航班起降1454架次,与2022年同期相比,航班班次减少465架次,同比减少24.23%。在我市航班还未正常恢复的影响下,民航客流量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浮,占全市客运总量比重5.76%。

今年春运,我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志愿者在盐城高铁站佩戴“两保一强交通党员在行动”红袖标和党员徽章,参加春运值班工作为旅客服务,帮助旅客购票,解答旅客出行方面的问题,帮助行动不便的旅客搬运行李。还开展了“春节期间免费乘坐公共交通”等便民惠民举措,为群众提供优质化、便捷化、个性化的服务。全市春运工作总体顺畅安全、平稳有序,未发生长时间、长距离交通拥堵,未发生大面积旅客滞留,未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,实现春运圆满收官。


来源: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
打印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