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6日,市委副书记、市委统战部部长吴炜调研新兴领域党建工作,专程来到弘盛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,与相关负责同志深入交谈,了解中心组织架构、服务功能等情况,并通过展板展示和听取汇报,全面调研交通“两新”领域党建工作。市委领导充分肯定了相关做法,并结合道路运输领域新就业群体数量庞大的市情实际,提出要坚持以实用为根本、以需求为导向,及时了解、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的实际诉求,努力提升驿站服务精准化、普惠化、便捷化水平,进一步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获得感。市委副秘书长、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、市委“两新”工委书记邓小锋参加调研,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副书记、副局长、市交通行业党委副书记薛华陪同。
加强“两新”群体党的建设,对于团结凝聚新兴领域广大从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。盐城市作为货运大市,网约车新业态发展迅速,目前全市现有货运企业近4300家,经营业户23222家,车辆57970辆,从业人员145503人,其中货车司机102697人。全市现有网约车合规平台企业59家,合规网约车6600辆,从业人员29333人。聚焦这类群体覆盖难、凝聚难、行途难、融入难等问题,近年来,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坚持党建引领,以创建“盐路红旗飘”行业党建总品牌为抓手,创新思路、先行先试,扎实有效推进交通“两新”领域党建工作。
抓前端触点,让党的组织“扎根”
针对货车司机、网约车司机群体流动性大、人员分散、收入不稳的特点和普遍存在政治荣誉感不够、社会融入感不高、治理参与感不佳等问题,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坚持问题导向,把准前端触点,牢固树立“抓党建就是抓发展”的理念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效能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把党员、骨干以及更多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起来。通过网格化党建模式和“两找一核”,盐城动态摸排货车司机、网约车司机流动党员2344名,按照“行业党委+网格化党支部”的党建模式,成立盐城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,下设11个县(市、区)交通运输行业党委,成立市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,下设9个县(市、区)行业工会联合会。通过“动员建”“联合建”“区域建”“兜底建”“应建尽建”,全市共建立两类司机群体流动党员功能型(实体型)党支部101个,交通行业协会功能型党支部4个,建立党支部联系点36个,选派党建指导员102名。同时,建立司机好人工作室1个,创建交通行业“盐路红旗飘”党建品牌1个,培树“盐路擎旗手”10名、“最美司机”20名,“统得住、起作用、可持续”的有盐城特色的两类司机群体行业党建工作体系基本成形。
抓阵地触角,让党的关怀“发芽”
在家千日好,出门半步难。两类司机群体“一直在路上”,停车住宿、就餐休息、学习交流、诉求表达成为奢望。为让“盐”路有“家”,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按照“广覆盖、多层次、实用化”的建设要求,先后投入500多万元,打造启用45个“场景友邻、设施友好、服务友爱、治理友善”的“盐路红色驿站”党群服务中心、司机之家、卡友之家,成为盐阜大地“一路一特色一风景”的交通指路标。同时,加强日常服务运行维护,建立一套标准化工作台账,坚持做到“大门常开、司机常来、功能常新、活动常办、服务常做”,成为党建赋能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,其不仅可以满足司机群体停车、休息、用餐、加水、充电、阅读、淋浴、如厕、洗衣等日常需求,还为大家提供了党建指导、业务咨询、诉求受理、关爱慰问、安全教育、权益维护、心理辅导、技能培训等多元化服务,让“办实事、解难题、得实惠”见行见效。
抓服务触感,让党的温度“开花”
群众利益无小事,司机群体的需求在哪,服务的重心就要及时跟进到哪。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聚焦省厅18项关爱暖新工作任务,按照“春送祝福、夏送清凉、秋送助学、冬送温暖”时间节点,建立困难司机、特困党员、劳模先进等帮扶关爱“三张清单”,实施“组织聚新”“政务舒新”“业务顺新”“权益安新”“生活温新”五大行动,推出问需纾困“暖心十条”和“司机—党员司机—流动党员党支部—行业党委(行业监管部门)”“司机吹哨、书记报到”等诉求直通车办理模式,通过发放联系卡、征集微心愿、推出惠企政策清单、打造“交惠您通易办”政务服务品牌,开展系列“问需、解难、送策”活动。同时,通过组织云上学习、车轮上的党课、重温入党誓词、参观教育基地、红运故事宣讲、支部结对共建等主题党日活动,发挥党员司机先锋作用,利用其熟悉人情地情、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,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13支党员司机“先锋车队”“雷锋车队”“巾帼车队”,12支网约车司机爱心车队,倡导前往服务区域社区报到,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、应急救援、爱心运输,助推实现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“双向奔赴”,持续擦亮“盐路红旗飘”党建品牌。